物理净化法
沉淀法:让雨水在容器或水池中静置,使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如泥沙、尘土等,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底部。通常雨水在蓄水池中停留 1-3 天左右,能有较好的沉淀去除效果9。
过滤法
滤网过滤:使用不同孔径的滤网,如金属滤网、尼龙滤网等,可去除树叶、树枝等较大的杂质,也能拦截部分悬浮颗粒。家庭可用多层纱布或滤网自制过滤装置5。
砂滤:利用石英砂、无烟煤等滤料组成过滤层,当雨水通过时,更小的颗粒和部分微生物被截留。砂滤常用于雨水处理系统,滤层厚度一般在 800-1000mm9。
活性炭过滤:活性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能吸附雨水中的有机物、色素、异味以及部分重金属离子等。可将活性炭装在过滤容器中,让雨水通过进行吸附净化2。
膜过滤法:采用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或反渗透膜等,根据膜的孔径大小,能去除雨水中的细菌、病毒、溶解性固体、钙镁离子等,得到高质量的净化水。但膜过滤设备成本较高,对操作和维护要求也较高5。
化学净化法
混凝法:向雨水中加入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硫酸铝等,使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和胶体杂质聚集形成较大的絮体,然后通过沉淀或过滤去除69。
氧化还原法:加入氧化剂(如氯气、二氧化氯、臭氧等)或还原剂,去除雨水中的有害物质。如氯气可用于消毒杀菌,将雨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氧化杀灭;臭氧能氧化分解有机物6。
化学沉淀法:针对雨水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离子等,加入相应的沉淀剂,使重金属离子形成难溶性的沉淀物,然后通过沉淀分离去除6。
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与雨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反应,去除或置换其中的某些离子,如去除钙、镁离子以降低水的硬度,或去除重金属离子等6。
生物净化法
生物滤池法:构建生物滤池,内部填充有活性污泥材料等,雨水通过滤池时,微生物在滤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雨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56。
湿地净化法:建造人工湿地,利用湿地中的水生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等的协同作用净化雨水。水生植物可吸收雨水中的营养物质,微生物可分解有机物,土壤则起到过滤和吸附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