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是一个缺水的城市,但每每到了雨季,倾盆大雨引发“城市看海”内涝问题,往往成为众人吐槽的话题,之后,如何蓄留雨水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如何解决缺水与洪涝交织这一问题?海绵城市这一理念就在近年来进入了公众视野。海绵城市,是形容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在石家庄,海绵城市建设自2015年启动后,已有部分城市建设项目融入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前不久,石家庄又召开了海绵城市建设2016年工作总结暨2017年工作部署会。
不久的未来,“水泥城市”将逐步变成能够蓄放雨水的海绵城市,你期待吗?
探访 能吸水的砖、能“喝水”的地道桥
海绵城市,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是指将城市建设得“像海绵体一样,下雨时就吸水,缺水时就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那么,钢筋水泥的城市如何变成有吸水性能的海绵城市呢?2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采用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工程之一——石家庄体育公园。
乍一看,体育公园与其他公园并没有太大区别,但记者注意到,公园中地面上铺着许多红、黄、蓝等颜色的彩色地砖,多数分布在靠近草坪等植被的地方,看上去不像其他地砖一样光滑明亮。
“这些砖属于透水砖,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体育公园管护科科长张玉蕊告诉记者,体育公园目前占地110亩,从道路选材上和绿化设计上大量采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除了渗水砖,还有渗水沥青铺成的红色沥青路,这些具有“吸水”功能的地材可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通过自然渗透减少地表径流,补充地下水。
而在不远处的草坪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里的草坪并不像其他公园一样平平整整,而是像波浪一样有起伏,最低处较水平草坪面大约凹陷了五六十厘米,最高处也比路面低几厘米。“这是下凹式的阳光草坪,设计理念也是源于海绵城市的理念。”张玉蕊介绍,公园有两个深度大约60厘米下凹式的阳光草坪,下雨时因为比路面低,可以吸收路面上流下的雨水,雨水流入后会在草坪里自然渗透,流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起到收集雨水的作用。
不光是在公园,原来容易产生积水的地道桥也在改造成更能“喝水”的结构。在建设北大街地道桥泵站,记者看到,正在建设的新泵站不同于原来泵站仅有一个积水池的结构,还多出了两个大池子。
石家庄市建设大街泵站项目施工方中铁六局的相关负责人指着还在建设中的池子说:“这两个1000立方米的池子是调蓄池。”据介绍,这两个调蓄池建成后,蓄水能力增大了大约三倍,在汛期雨量大的时候,积水池的水会自动流到蓄水池,以确保地道桥不被淹。
建设 省会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并非再建新城,而是用新理念改造城市,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城市绿化水体、道路、建筑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石家庄市海绵城市建设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武勃说。
她介绍,石家庄市自2015年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后,已有部分城市建设项目融入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包括城区体育公园等5个大型公园,青城街、金水街等19条道路,谈固北大街、建设北大街2座泵站,共有约467万平方米区域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她举例说,在正定新区的部分道路建设中,设置了雨水回收利用设施,人行道采用彩色透水砖、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等等,“这些能‘吸水’的设施、道路,让滹沱河生态公园海绵城市示范区在‘7·19’特大暴雨灾害中平安度过”。
除此之外,她介绍,在建的南二环东延工程增设大片绿地,设置了季节性生态湿地。而在三环公路沿线,相应修建6座蓄水池及2座人工湖,也能够对蓄水池及人工湖的水进行简单处理,用于灌溉附近的绿化带及道路洒水。
今年,省会石家庄还确定了30平方公里海绵城市重点建设区域(槐安路以南、中华大街以东、仓丰路以北、新元高速以西),于2017年1月17日通过了专家论证。计划将在2017年底完成图纸设计、项目可研、初步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2018年全面开工,确保2020年底前完成。
前景 渗水每年可蓄满10条民心河
参与石家庄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王家卓说:“海绵城市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传统的要解决的城市内涝,还有现在的面源污染控制,黑臭水体治理,以及我们城市水资源利用,所以说海绵城市的理念,比传统的治水理念,更接近生态,更接近自然。”
他认为,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通过建设一些调蓄设施,让雨水通过这些设施一层层给留下来,这是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
有数据显示,石家庄市城区年平均降水量516毫米。如果按照年平均降雨量500毫米计算,二环内年降雨总量约5000万立方米。目前,能渗入地下的雨水仅占雨水总量的15%-30%。按照国家标准建成海绵城市,70%的降雨要就地消纳和利用,省会渗入地下的雨水将增加2000万立方米。而数据显示,民心河蓄满水的总量大约是200万立方米,也就是说多渗的这些雨水,可蓄满10条民心河。
王家卓还给我们描述了将来的生活场景:地下建雨水蓄水池,并与楼房的雨水管道相连,降雨后大部分雨水汇流至蓄水池中,雨水通过人工净化和自然净化,可用于浇灌、景观、洗车、冲厕。
“水是生命的源泉,一座城市,依水而建,会彰显城市活力,具有一种灵气,更是一种福气。”王家卓说,最终,海绵城市建设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幸福指数。
他山之石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和提升伦敦等大城市的市政排水能力,英国政府积极鼓励在居民家中、社区和商业建筑设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巴黎作为法国首都,其水循环系统堪称世界范围内大都市中的典范。1852年,著名设计师奥斯曼主持改造了被法国人誉为“最无争议”并基本沿用至今的水循环系统。奥斯曼的设计灵感源自于人体内部的水循环。他认为,城市的排水管道如同人体的血管,应潜埋在都市地表以下的各处,以便及时吸收地表渗水。城市的排污系统则如同人体排毒,应当沿管道排出城镇,而不是直接倾泻于巴黎的塞纳河内。
日本更多考虑的是雨水的利用问题。东京除新建大楼配套建设雨水储存设施外,各公园、学校周围都建有储水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