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水预处理系统概述: 我国雨水资源丰富,年降水量达6190亿立方米,但是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不透水面积日益增多,大量的雨水径流未加以利用就直接排放,不仅造成了水量的巨大浪费,同时也加大了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因而对雨水加以适当处理,不仅可节约水源,还可减轻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 雨水在降落过程中,空气中的溶解性气体,溶解或悬浮状固体,重金属及细菌等会进入其中。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主演来自降雨对地表的冲刷。所以地表沉积物是地表径流中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地表沉积物的组成决定着地表径流污染的性质。地表沉积物包括许多污染物质,有固态废弃物碎屑(城市垃圾、动物粪便、城市建筑施工场地堆积物)化学药品(草坪施用的化肥农药)、车辆排放物等。具有不同土地使用功能的地表其沉积物的来源不同。因而,雨水的水质会因地点、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雨水水质主要考虑BOD、 COD 、SS 、TN等的浓度。
二、雨水处理工艺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屋面和道路雨水水质可生化性较差, 宜采用物化处理。雨水净化工艺视水质和使用目的确定, 若出水作为杂用水, 则处理工艺的选择应以简便、实用为原则, 优先考虑混凝、沉淀、过滤等物化处理方案。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有效的解决了以往雨水处理工艺上低效,截去污效果差,前段混凝沉淀易堵塞管网,后端过滤不完全等问题。雨水处理系统主要以分流装置,截污沉淀挂篮装置,油水分离器,雨水弃流过滤装置和雨水复合流过滤装置,地埋净化一体装置组成。
1、雨水预处理工艺 雨水预处理系统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事业单位的非饮用水, 如浇灌、冲厕、洗衣洗车、冷却循环等中水系统。参考汇水面雨水径流自然沉淀和混凝沉淀试验的结果, 当自然沉淀时间超过90 min 时,COD去除率达到30%以上。混凝沉淀对COD 及SS 的去除率明显高于自然沉淀, 但混凝沉淀工艺增加了投药设备, 成本较高, 如果有足够的停留时间, 自然沉淀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处理方法。针对这一特性,雨水预处理系统,利用雨水自身的势能效应、配合雨水预处理的独特对称管璇式设计,充分发挥雨水在重力、浮力以及涡旋流抛弃等物化处理过程来更有效的完成雨水收集、处理的同步进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