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全国不少地区遭遇不同程度的强降雨袭击,除了导致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外,武汉等大城市甚至长时间被洪水围困,全城交通几近瘫痪。
城市的原初功能就是抵御基本的自然灾害,但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的今天,几场暴雨就能让城市变成海洋,舆论场中,有网友重提国外的抗洪神器和古代的排水系统,意在证明政府行为不力。
引发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是持续的强降雨,但造成如此大的损失,与近几十年围湖造田、填湖建城导致湖泊泄洪能力降低的人为因素脱不了关系。1998年“世纪大洪水”之后,国务院决定在长江中下游区域实施“退湖还田”政策,但生态恢复是一项长期工程,要让已建成城区的土地重回湖泊,执行难度更大。
实际上,作为中国“城市看海”的发源地,早在去年,武汉就已是中国第一批“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海绵城市”,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时能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又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
在城市内涝问题上,不断改造城市的集中排涝管道,就是这一思维的续写。
相比之下,海绵城市的核心理念是就地解决水患,以可循环的方式增强城市消化雨洪的能力。它不再强调“人定胜天”的概念,鼓励根据现有的城市生态和自然规律,充分发挥各个自然主体的要素作用。
然而,海绵城市由于建设复杂、投入需求大以及回报机制模糊,试点以来并未如预想中的顺利,政府在执行中忽略民间力量,是原因之一。
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从根本上是要尊重民间力量,利用民间资源,发挥公民主体作用。但目前不少地方政府部门,依然习惯在闭门会议上大干快上,这些措施的决策原因、过程和预期结果,公众都无法得知,自然容易遭到公众误解,遇到突发事件后,也难以形成舆论合力。
事实上,海绵城市从来都不是政府单方面投入就能成功的。仅以资金为例,国外经验已经证明,海绵城市的建设费用占到整个城市建设费用的20%,由于国内城市排水系统的历史问题,建设费用可能更高,总体资金需要数万亿元以上。这部分资金缺口,需要民间与政府合力,借助PPP融资模式引入社会资金,结合政府采购和财政补贴等方式破解投融资难题,同时加强产业导入,形成税收回哺和资金的良性循环。而城市生态绿地、屋顶平台绿地等等工程,更需民间参与才能落到实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