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远模块蓄水池
调节塘应满足以下要求:
(1)进水口应设置碎石、消能坎等消能设施,防止水流冲刷和侵蚀。 (2)应设置前置塘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 (3)调节区深度一般为0.6-3m,塘中可以种植水生植物以减小流速、增强雨水净化效果。塘底设计成可渗透时,塘底部渗透面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岩石层不应小于1m,距离建筑物基础不应小于3m(水平距离)。 (4)调节塘出水设施一般设计成多级出水口形式,以控制调节塘水位,增加雨水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不大于24h),控制外排流量。 (5)调节塘应设置护栏、警示牌等安全防护与警示措施。
查看详情 》 -
清远雨水收集厂家
适用性:调节塘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城市绿地等具有一定空间条件的区域。 优缺点:调节塘可有效消减峰值流量,建设及维护费用较低,但其功能较为单一,宜利用下沉式公园及广场等与湿塘、雨水湿地合建,构建多功能调蓄水体。
2.12调节池
概念与构造:调节池为调节设施的一种,主要用于消减雨水管渠峰值流量,一般常用溢流堰式或底部流槽式,可以是地上敞口式调节池或地下封闭式调节池,其典型构造可参见《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
适用性:调节池适用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中消减管渠峰值流量。 优缺点:调节池可有效消减峰值流量,但其功能单一,建设及维护费用较高,宜利用下沉式公园及广场等与湿塘、雨水湿地合建,构建多功能调蓄水体。
2.13植草沟
概念与构造: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除传输型植草沟外,还包括渗透型的干式植草沟及常有水的湿式植草沟,可分别提高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效果。
查看详情 》 -
清远雨水收集利用
植草沟应满足以下要求:
(1)浅沟断面形式宜采用倒抛物线形、三角形或梯形。 (2)植草沟的边坡坡度(垂直:水平)不宜大于1:3,纵坡不应大于4%。纵坡较大时宜设在为阶梯型植草沟或在中途设在消能台坎。 (3)植草沟最大流速应小于0.8m/s,曼宁系数宜为0.2-0.3. (4)传输型植草沟内植被高度宜控制在100-200mm。
传输型三角形断面植草沟的典型构造如图所示 传输型三角形断面植草沟典型构造示意图
适用性:植草沟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内道路,广场、停车场等不透水的周边,城市道路及城市绿地等区域,也可作为生物滞留设施、湿塘等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预处理设施。植草沟也可与雨水管渠联合应用,场地竖向允许且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代替雨水管渠。
优缺点:植草沟具有建设及维护费用低,易与景观结合的优点,但已建城区及开发强度大新建城区等区域易受场地条件制约。
2.14渗管/渠
概念与构造:渗透/渠具有渗透功能的雨水渗透/渠,可采用穿孔塑料管、无砂混凝土管/渠和砾(碎)石等材料组合而成。
查看详情 》 -
清远雨水收集系统厂家
渗透/渠应满足以下要求:
(1)渗管/渠应设置植草沟、沉淀(砂)池等预处理设施。 (2)渗透/渠开孔率应控制在1%-3%之间,无砂混凝土管的孔隙率应大于20%。 (3)渗透/渠的敷设坡度应满足排水的要求。 (4)渗透/渠四周应填充砾石或其他多孔材料,砾石层外包透水土工布,土工布搭接宽度不应少于200mm。 (5)渗透/渠设在行车路面下时覆土深度不应小于700mm。
渗透/渠典型构造如图所示 渗管/渠典型构造示意图
适用性:渗管/渠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及公共绿地内转输流量较小的区域,不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径流污染严重及易出现结构塌陷等不宜进行雨水渗透的区域(如雨水管渠位于机动车道下等)。
优缺点:渗管/渠对场地空间要求小,但建设费用较高,易堵塞,维护较困难。
查看详情 》 -
四会PP模块价格
概念与构造:植被缓冲带为坡度较缓的植被区,经植被拦截及土壤下渗作用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并去除径流中的部分污染物,植被缓冲带坡度一般为2%-6%,宽度不宜小于2m。植被缓冲带典型构造如图所示。 植被缓冲带典型构造示意图
适用性:植被缓冲带适用于道路不透水面周边,可作为生物滞留设施等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预处理设施,也可作为城市水系的滨水绿化带,但坡度较大(大于6%)时其雨水净化效果较差。
优缺点:植被缓冲带建设与维护费用低,但对场地空间大小,坡度等条件要求较高,且径流控制效果有限。 2.16初期雨水弃流设施
概念与构造:初期雨水弃流指通过一定方法或装置将存在初期冲刷效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降雨初期径流予以弃除,以降低雨水的后续处理难度。弃流雨水应进行处理,如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雨污合流管网)由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等。常见的初期弃流方法包括容积法弃流、小管弃流(水流切换法)等,弃流形式包括自控弃流、渗透弃流、弃流池、雨落管弃流等。初期雨水弃流设施典型构造如图所示。 初期雨水弃流设施示意图
适用性:初期雨水弃流设施是其他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重要预处理设施,主要适用于屋面雨水的雨落管、径流雨水的集中入口等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前端。
优缺点:初期雨水弃流设施占地面积小,建设费用低,可降低雨水储存及雨水净化设施的维护管理费用,但径流污染物弃流流量一般不易控制。
2.17人工土壤渗滤
概念与构造:人工土壤渗透主要作为蓄水池等雨水储存设施的配套雨水设施,以达到回用水水质指标。人工土壤渗透设施的典型构造可参照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
适用性:人工土壤渗透适用于有一定场地空间的建筑与小区及城市绿地。 优缺点:人工土壤渗透雨水净化效果好,易与景观结合,但建设费较高。
查看详情 》